报告公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北局四五七处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457处工程
20-11-10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北局四五七处
信息公示
信息公示
建设单位 (用人单位)名称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北局四五七处 | ||
报告名称 | 2储备局河北局四五七处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457处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
地理位置 | 河北省平泉县平泉镇 | 联系人及电话 | 刘延玉15097880348 |
现场调查人员及调查时间 |
王翠霞 2020.7.1 |
用人单位陪同人 | 刘延玉 |
采样人员及采样时间 |
袁立兵、任连芬 2020.7.1-7.3 |
||
项目简介 | 为加强国家储备的统筹规划,提升国家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河北局457处原有库容进行扩建,增强国家物资储备能力。扩建工程主要包括:在甲区新建15座覆土罐及附属设施,作业区进行部分升级改造,其他区域维持现有功能不变,工艺流程进行优化。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计量员:溶剂汽油:2.0mg/m3、苯:<0.6mg/m3、甲苯:<1mg/m3、二甲苯:<3mg/m3、噪声:76.4dB(A)。 油泵工:溶剂汽油:0.8mg/m3、苯:<0.6mg/m3、甲苯:<1mg/m3、二甲苯:<3mg/m3、噪声:76.7dB(A)。 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该项目属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危险品仓储—油气仓储。 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相关规定,综合分析,确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北局四五七处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457处工程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 |
1、职业卫生管理 1)进一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细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相关培训和告知,确保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 2)建立健全并及时更新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 3)应加强管理,作业期间督促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并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4)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要确保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有效实施,做到职业病防治经费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项使用。 5)加强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应有专人管理,保证其性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6)购置日常监测设备、配备专门监测人员,对作业场所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 7)企业应当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向所在地相关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8)企业应按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所有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9)企业应按公司制定的培训计划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10)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提高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1)企业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相关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2、职业病防护设施 1)对职业病防护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 2)对油泵房、倒罐泵房事故风机进行周期性测试,保证发生事故后,能够正常运行。 3)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检定。 3、个体防护 1)指导监督工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更换使用到期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职业病危害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 2)高温季节发放防暑降温饮品;寒冷季节发放防寒服,减少劳动者作业时间。 4、其他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要求进行操作。如:事先通风、探测有害气体浓度,确认有害气体浓度合格后再进行操作;为作业人员配备好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和救护用品;应有两人以上在场,设置专人看护,设置警示标识等。 |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
通过听取建设单位及评价单位的介绍,并经认真论证评审,专家组认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北局四五七处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457处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概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执行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监测情况及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待以下问题补充完善并经专家确认合格后,同意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通过审查。 1、明确评价范围,完善项目介绍; 2、完善汽油装卸、倒罐工艺流程介绍并评价; 3、补充覆土油罐室风量计算过程,并进行符合性评价; 4、列表说明应急救援设施; 5、完善相关附件及附图。 |